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然而,连日来国际油价频频下跌,上演了一出国内、国外油价“背道而驰”的怪现象。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财经观察:油价内涨外跌凸显旧机制弊病

    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涨终于在元宵节后的第一天尘埃落定,国内多地油价重回“8时代”。然而,连日来国际油价频频下跌,上演了一出国内、国外油价“背道而驰”的怪现象。

    油价逆反现象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各种弊病在作怪。据了解,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最早有可能在两会之后适时“落地”,新机制将从调价周期、调价参照幅度标准、挂靠原油种类、信息发布渠道四个方面做出调整。

    2013年成品油的首次调价可谓“一波三折”。三地原油变化率早在2月15日便突破4%的红线,调价窗口开启。但考虑到节假日以及春运等因素,发改委迟迟未宣布调价。就在“调还是不调”的纠结中,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却转而跳水,于2月20日、21日连续两日下跌。之后,发改委“匆匆”于元宵节晚即2月24日晚间宣布调价,成为历史上发改委首次在非工作日发布调价指令。

    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方案施行至今,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共经历22次调整,其中14次上调,8次下调。汽油累计涨幅3100元/吨,柴油累计涨幅3020元/吨。尽管该办法促进了国内成品油定价的进一步市场化,但机制本身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逐步显现。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的大环境下,成品油定价机制并未展现足够的调节市场作用,却因成品油对各行业的传导作用成为了通胀问题的放大镜,各地频现的“油荒”也引来各方质疑。

    现行定价机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22个工作日”的计价周期较长,导致调价时间滞后,且长周期也使国内成品油市场有充足时间做出预期,从而增加了成品油市场炒作、屯油等套利行为;二是“4%”的调幅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油价上调与下调的不对等,定价机制实际上加剧了成品油价格的过快上涨;三是“辛塔”原油作为挂靠原油种类的参考价值下降,近几年中国从印尼进口原油的数量大幅下降,从原油进口的角度看,“辛塔”原油已经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目前,业内预计新机制改革的要点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缩短计价周期,如将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二是将“4%”的调价标准调整为更为合理的百分比;三是更改挂靠原油种类,保留布伦特、迪拜,去除辛塔,引入新的挂靠油种;四是在定价机制中引入第三方国家媒体定期发布调价信息,而将定价权下放给三大油的可能性则较小。